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
【资料图】
亚丁村,地处四川省稻城县南部,位于稻城亚丁风景名胜区中的亚丁景区。
这个海拔3900米高度的藏族村庄,紧挨着三座神圣雪山,有62栋房屋布局其中,如何保护恢复重现亚丁风貌?亚丁村项目规划中,有了多少巧思构想?村庄多久能对游客全面开放?
4月27日,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、亚丁村项目总设计师刘艺。
亚丁村方案设计图
规划
给村庄做“X光线扫描”
每栋房屋都要单独建档
“亚丁村是稻城亚丁景区的人文核心组成部分,具有香巴拉(香格里拉)文化原真性,是稻城亚丁景区独一无二的代表。”在中建西南院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中,从地理、生态及景观、人文三方面分析了亚丁村的优势,认为其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如何恢复保护亚丁村文化活的载体?刘艺说道:“我们希望项目最终呈现出‘香格里拉的田园风光’和‘香巴拉文化承载地’的效果。看上去是一个自然生长在这里的美丽藏寨,而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。这样的自然性和去人为化,也是此次设计规划过程中最难的地方。”
从去年开始,刘艺和团队就开始进驻亚丁村,开启了调研工作。村庄是一个活的生命体,所有的工作不能打扰村民的正常生活,刘艺和团队的工作只能小心谨慎地进行。他坦言道,和“千城一面”的城市建设不一样的是,亚丁村相当的原真,具有不可复制性。“刚去的时候,我们连详细的图纸都没有,工作要从地形测绘开始做,就像给村庄做了一次‘全面X光线扫描’。村庄占地面积771亩,有62栋房屋,每一栋房屋的情况都不一样,大多数是原木结构,是否有安全隐患,都要单独出具鉴定报告来‘对症下药’。根据房屋鉴定结果,再来决定哪些地方需要加固、改造,工作要很细致。”
技艺
给外墙穿上“石衣”
向当地民居工匠学习
如何更自然、更原真地保护恢复亚丁村呢?刘艺透露道,项目建设请了很多当地传统的匠人,用上了传统工艺来加工外墙。
“最近我们正在做的是外墙风貌恢复的工作。传统藏族建筑外墙都是石头砌成的,因此我们要用当地的石材,给现有不满足风貌要求的建筑穿上一件‘外衣’。天然石材和砌砖不一样,不是横平竖直的,因此匠人要根据他们的经验来进行组合,就像‘织布’一样,把选择好的石头搭配组合。同时,为了保证安全性,我们还要通过一些加固技术把石墙和原本的外墙连接起来。”
亚丁村方案设计图
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,难免碰见各种各样的问题。亚丁村地处高原,如何环保节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使用太阳能光伏板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,但在安装上却碰到了难题,传统民居木结构普遍承重不够。除此之外,怎样让现代的光伏板材料和传统的石头、木头修建的房屋搭配和谐?这些问题正是刘艺和相关团队最近正着手研究的。
刘艺坦言道,亚丁村对于他而言,是一次富有挑战而又宝贵的经历。“我们要把之前的城市工作方法放弃掉,重新向当地民居、工匠学习,深入调研,因地制宜;要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,请当地的藏族工匠做技艺支持,才能把亚丁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,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样本,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——稻城亚丁的重要人文展示窗口。”
亚丁村方案设计图
刘艺告诉记者,在9月份预计大部分的保护恢复工作能够结束。亚丁村有望10月能够面对游客开放。
新建
展示香巴拉文化
世界海拔最高博物馆
香格里拉,又被译为香巴拉。
传闻,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,有一个隐秘的地方,是一个被双层雪山环绕的王国。那里有雪山、冰川、峡谷、草甸、湖泊……这个王国就是“香巴拉王国”。
刘艺透露,在亚丁村项目中,唯一的新建建筑是一座海拔3900米,用于展示香巴拉文化的博物馆。博物馆位于村落的边上,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化博物馆,超过海拔3750米的西藏非遗博物馆。
展示香巴拉文化的博物馆
记者获悉,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自白海螺,这是藏传佛教中祈福的圣物。“从空中俯瞰,它的造型像一枚白色海螺,寓意吉祥如意。从村庄平视,它又像一只眼睛,朝着仙乃日、夏诺多吉、央迈勇三座神山的方向,日以继夜地眺望。建筑朝村庄的一侧,是从地面延伸而成的体量,自然地融于山林中。朝山谷的一侧,则通过水面反射回应壮丽雪山。”
刘艺说,博物馆将展示香巴拉的文物、书籍、绘画作品等,也将策划许多文化、电影、旅游主题的展览。同时,博物馆内的雪山咖啡厅、文化邮局、文创书店也非常值得期待。
中建西南院供图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