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魂:拥有乐观心态,是职场人一种“互卷”的方式
来源:叨叨的哲思    时间:2023-01-28 20:54:58

乐观,是一种职场哲学。

“且陶陶、乐尽天真。几时归去,作个闲人。对一张琴,一壶酒,一溪云。”

东坡居士这般洒脱,着实叫人羡慕。


【资料图】

何止?

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《斗魂:稻盛和夫的成功热情》一书中说到: 即使面临最困难的状况,也要始终保持开朗的、积极向上的态度,热情饱满,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。怀抱一颗坦诚之心,把牢骚不满的、否定的、负面的思想情绪从心中排除干净。

拥有乐观的心态,也是职场人一种“互卷”的方式。

01

制定明确的目标,沉浸其中

拥有明确的目标能抚平情绪。

尽管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顺利,略有磕碰,无非是放慢了成长速度,只要目标是明确的,它就宛如一个钩子,始终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,使成长的步伐朝着目标一步又一步地前进。

甚至,我们的内心越笃定,越能激发潜藏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。

苏轼用三个目标构成他的生命热情:艺术的创造冲动,明辨善恶的道德勇气,和关心人类的苦难。

虽几经贬谪,不得不远离故土,然而,他未曾停止过所热爱的艺术创造,被贬期间还不断有诗文传世。

即便苏轼辗转数地为官,仍然不忘将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,那些不甘与失意,在这些目标前不值一提,反而成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。

人生短短,不过数十载,那些拥有明确目标的人,即便最后没有成功,也不会感到虚度光阴。

使命即目标,而明确的目标应是热爱之事,有了目标,我们还需要制定分步实施的步骤。

如果目标仅停留在“想”的层面,无疑是纸上谈兵,使人看不清方向。

02

用比较思维实现观念重构

比较思维分为横向比对和纵向比对。

横向比较体现在知足的心态。

《老子》:“罪莫大于多欲,咎莫大于欲得,祸莫大于不知足。故知足之足,恒足矣。”

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横向比较中非常重要。

倘若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,横向比较会出现“人比人气死人”的状况。

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

拥有知足常乐的好心态,再和过去的自己比较,反而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那些通过自己努力便可实现的事情,不至于钻了牛角尖。

乐观与悲观的转换体现在情绪和自我认知两方面。

悲观极有可能是因为当初过于乐观。

纵向比较则体现在历史眼光。

过于乐观是因为我们没有了解清楚目标的性质,被表象所迷惑,以为目标很容易达成。

随着事情的不断推进,难度超出预判,趋势也不见好转,我们便从乐观转变为悲观。

面对有较多不确定性的发展环境,多数人处于悲观心态,然而细心想来,相比过去仍然是前进的。

03

不惧怕失败,保持平和之心

古代哲人曾说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

我们一旦经历了太多次的失败,热情会被消磨殆尽,随之而来的是悲观情绪。

造成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多种,或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,或不过是“以退为进”的一种策略罢了。

“东风”是机会,也是事情成败的“风险控制点”,不知何时起风,便属于“不确定因素”。

知道何为“东风”,远比不清楚为什么会成功来得更为重要。

如果因为自己的思维短板,格局不够高,导致眼界狭隘,无法分辨出隐藏的风险,那么遭遇失败的可能性极高。

哪怕失败了,也不要有负面思维。

负面思维不能解决问题,无法助人成长,与之相反,基于正面思维的认识和判断会带来良好的结果。

不惧怕一时得失,保持心态平稳,既能控制情绪,避免因为情绪的影响打乱原有计划的进度,也有助于养成正向思考的良好习惯。

04

写在最后

每次在通勤路上阅读《斗魂:稻盛和夫的成功热情》一书,总能感觉到浑身的能量,被字里行间所传递的价值观激发出来。

拥有明确的目标,把“斗魂”刻进骨子里,这股潜在的力量足以消除悲观情绪。

然而,乐观只是成功路上的一种助推剂,修行任重道远。

稻盛和夫说:人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心性、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起风了。

关键词: 横向比较 自我认知 比上不足

X 关闭

X 关闭